close

 自由時報  文/呂政達

 

有部與出兵伊拉克有關的電影《等媽媽回家的孩子》(Grace Is Gone)悄悄在台上映,這部電影改編自真實故事,太太葛麗絲被派往伊拉克從軍,先生留在明尼蘇達照顧12歲和8歲的女兒。

後來傳回媽媽陣亡的消息,爸爸卻不知如何跟兩個女兒講,生怕會傷害女兒。爸爸採取的策略是,在上學日帶女兒開了三天三夜的車,上主題公園遊玩,才找個安靜的海灘跟女兒講這個不幸的消息。

我覺得這位爸爸的處理過程還算完熟。首先,他讓女兒充分感受到爸爸媽媽對她們的愛,不會因為媽媽的不在而短少。其次,雖然身邊的大人都已知道消息,他還是過了3天,心情稍微平靜些後才說出來,先保證父親的愛,然後說出壞消息。這一點,其實很重要,兒童精神分析學家就說,兒童對死亡最深的恐懼是「重新引發分離焦慮」,也害怕其他親人會跟著離去。因此,不管處在哪種情境,活著的親人或父母之一一定要保證能讓孩子感受到他們的愛。

心理學家希爾加德和紐曼研究早期失親的個案後發現,父母親之一的去世是孩子無法負擔的重,小孩的反應會受到下列因素的影響:他與父母親關係的品質;父母親死時的情境(自然死亡或車禍、暴力致死)、父母親本身對疾病、死亡的態度;活著的父母、社區的網絡和家庭資源是否夠強而有力。如果這些條件都成立,比較理想的面對方式,反而是電影裡這個爸爸所做的。

其實,只要能照顧好他們和你自己的情緒,9歲以後的孩子其實是能夠接受任何觀念的。教育學家布倫諾(Jerome Bruner)就認為「對任何發展階段的任何小孩,都可以用某種聰明而誠實的方式來教導任何主題。」

「聰明而誠實」是親子過招的策略,「愛」則是保證良好親子關係的一切。

 

【獻計】

撫平傷痛,走出陰霾,請務必記得「儀式」的必要性。電影裡,小女兒有支和媽媽的錶調整好,會在同時響起的鬧錶。只要鬧錶蜂鳴聲響,相隔千里的小女兒和媽媽就一起想念對方。其實,這正就是儀式的運用。

後來,爸爸帶著兩個女兒站在媽媽墳前,等待鬧錶響起開始想念媽媽,這是讓離去的親人永遠留在心中的美學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optimism 的頭像
    optimism

    optimism

    optimis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