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戲水前 先辨識環境 免生意外
2010年07月11日 蘋果日報
暑假來臨,沁涼的溪水、蔚藍的海岸都是吸引學生遊憩或家族假日出遊的地方。但7月以來已傳出數起溺斃新聞,顯示多數人在戲水時,不夠注意周邊環境與變化而導致意外。紅十字總會水上安全教育訓練委員馬軍榮表示,落水緊張往往是悲劇的主因,必須放鬆才有機會活命,加上學會辨識環境中危險徵兆,就能降低意外機率。報導╱劉燕美 攝影╱吳朝奎
紅十字總會馬軍榮教練親自下水示範,若被急流沖走,要告訴自己不要緊張,待沖至較緩水域就有機會脫離。
辨識環境
求生技巧
平緩水域
水母漂
仰漂
雙手雙腳張開呈「大」字型,讓身體上仰放鬆,再緩緩呼吸,等待救生人員到來,也是一種自救方式。
著衣仰泳
急流地區
順勢前沖
掉入急流不要急著爬起來,身體朝水流向順水勢移動,盡量抬頭看前方,預知地形不易緊張。
45度角移動
穿過急流後,沿水流方向45度角移動易脫困。移動方式可朝要移動方向的反向滑水,如要往左手就向右滑。
雙腳微開
急流中順勢而行時,雙腳微抬、勿張開太大,保持1、2個拳頭距離,可避免腳陷入石縫中,無法拔起而淹溺。
專家說
誤入急流被沖走時,不要急著站起來,否則容易跌倒,也不要坐起來,因身體會像水壩一樣又被沖倒,要順水滑動再找地方上岸。
協助拍攝╱ 坪林合歡營地
全站熱搜